蜂鸟悬停可能与基因缺失有关******
科技日报柏林1月15日电 (记者李山)蜂鸟可悬停甚至向后飞行,这种特殊的飞行技能非常耗能。科学家们发现,新陈代谢的进化适应,例如缺失果糖二磷酸酶-2(FBP2)基因,可增加糖代谢能力,可能是蜂鸟适应悬停所需的肌肉新陈代谢的重要一步。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原产于北美和南美的蜂鸟是世界上最小但也是最敏捷的鸟类之一。它们通常只有拇指大小,但却是唯一一种不仅可向前飞行,还可向后和侧向飞行的鸟类。然而,它们特有的悬停飞行非常耗能。
德国LOEWE转化生物多样性基因组学中心的迈克尔·希勒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研究了新陈代谢的哪些进化适应可能使蜂鸟具有这种特殊的飞行技能。
蜂鸟在悬停飞行过程中高速拍动翅膀,每秒最多可达80次。动物王国中没有其他运动方式比这个更耗能,因此,蜂鸟的新陈代谢必须全速运行,甚至比任何其它脊椎动物更活跃。蜂鸟用花蜜中的糖来满足它们的高能量需求,它们吸收得特别快,与人类不同,它们有高活性的酶,可像葡萄糖一样有效地代谢果糖。
希勒研究团队对长尾隐蜂鸟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和其它蜂鸟物种的基因组以及其它45种鸟类(包括鸡、鸽子和鹰)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在所有接受检查的蜂鸟中,FBP2都缺失了。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在大约4800万到3000万年前,在典型的悬停飞行进化和开始以花蜜为主要食物的时期,FBP2已经在所有蜂鸟的共同祖先中消失了。
研究人员解释说,除了FBP2基因的丢失外,蜂鸟可能还发生了其他基因组变化,例如,几个在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的选择过程导致蜂鸟体内氨基酸发生变化。
2023年春运今日启动 全国铁路首日预计发送旅客630万人次******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1月7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2023年春运今日正式启动,自1月7日至2月15日,为期40天,春运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630万人次。
据介绍,今年春运形势总体比较平稳,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旅游流等基本出行需求保持一定规模,铁路客流呈现回暖趋势。铁路部门将用好去年新开通的郑渝高铁、湖杭高铁、银兰高铁、京唐城际、新成昆铁路、北京丰台站等新线新站资源和新投用复兴号动车组等先进装备,增强路网整体功能,提升客运能力。按照“充足安排、按需启动,响应快速、应急有备”原则,科学制定客车开行方案,节前高峰日最高可开行旅客列车6077对,节后高峰日最高可开行旅客列车6107对,最大客座能力较疫情前的2019年春运增长11%。
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将强化车站客流组织,严格控制列车客座率,引导旅客有序分散进站候车,保持安全距离,营造健康安全出行环境。国铁集团积极提升旅客购票服务体验:优化铁路12306系统功能,持续开展适老化和无障碍化改造,为老年人和障碍人士购票提供便利;学生优惠票不再规定乘车时间限制,每学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任意时间可购买4次单程的学生优惠票;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可购买儿童优惠票,将惠及更多儿童旅客。
同时,铁路部门将在全国3200余组动车组列车上推行铁路畅行扫码服务,旅客通过扫描座椅扶手上的“铁路畅行码”,可顺畅查询列车正晚点、运行位置、接续车次、交通接驳等出行服务信息,办理餐饮选购、补票升席、查找遗失品等业务。大力拓展互联网订餐站点,将开展互联网订餐的车站由55个增加到76个,覆盖全国铁路枢纽和客流较大车站。安排站内便捷换乘的车站由80个增至100个,完善车站服务设备设施与引导标识,提升旅客中转换乘效率。
据了解,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将根据国家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和客货运需求变化,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不断改进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举措,努力提升广大旅客货主服务体验。请旅客朋友及时关注“铁路12306”网站和“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合理安排行程,旅途中加强自身健康防护,配合做好站车防疫工作,共同维护春运良好出行环境。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